人防工程防護通風目的、特點和防護方式
人防工程首先是戰時確保人身安全,充分體現它的戰備效益,其次是平時要用于商業、娛樂、旅館、倉儲、停車等公益事業,大限度地發揮它的社會效益。也就是說人防工程在設置完善的戰時通風系統的同時, 還必須設置適應平時使用功能的平時通風系統。平戰功能轉換措施和系統的戰時控制方法必須齊備詳實。
人防工程首先是戰時確保人身安全,充分體現它的戰備效益,其次是平時要用于商業、娛樂、旅館、倉儲、停車等公益事業,大限度地發揮它的社會效益。也就是說人防工程在設置完善的戰時通風系統的同時, 還必須設置適應平時使用功能的平時通風系統。平戰功能轉換措施和系統的戰時控制方法必須齊備詳實。
一、 人防工程通風的目的
為保證人防工程內部空氣環境質量,充分發揮防護工程的效能,工程內部必須采用相應的通風和空氣調節措施, 其目的:
(一)確保人防工程內外的通風換氣
為保證人員在地下工程內正常生存,應向工程中輸送新鮮的空氣,稀釋并排除工程內有害氣體。戰時的通風換氣應設置專門的機械通風系統 。
(二)保證人防工程內人員的集體防護
在戰時敵人襲擊的情況下,大氣中將有大量的放射性灰塵,它們以氣溶膠的形式懸浮在大氣中,較長時間不能消散,且有持久性,因此人防工程往往需要在大氣染毒和放射性污染嚴重的情況下通風換氣,從而必須解決進氣的濾毒、消除放射性污染等問題。
為防止外界染毒空氣沿著地下的各種縫隙和孔洞自然滲透,防止隨人員出入而侵入工程內部,通常采用控制進排風量的方法以保證工程內部超壓,并保證出入口防毒通道由內向外排風。
(三)保證人防工程內空氣的溫濕度,創造人員能長期生活、工作、設備能正常運轉的空氣環境。
二、人防工程內部環境的特點
人防工程由于受土壤、巖石和封閉空間等因素的影響,其內部空氣環境與地面工程有較大的差別,如不采取通風和空氣處理措施,工程中容易陰冷、潮濕、有異味、缺氧等,無法滿足人員和設備的正常運轉。
(一)具有熱穩定性:人防工程為地下工程,受工程土壤、巖石和圍護結構的影響,受外界氣溫和太陽照射影響的波幅變小,工程內部壁面溫度常年接近地溫,使得工程內冬暖夏涼。在夏季,外界潮濕的空氣進入工程后,接觸到冷壁面被冷卻降溫,空氣相對溫度提高,壁面結露,使得工程內部在夏天陰冷潮濕,設備銹蝕,霉菌滋生。因此,和地面工程不同,人防工程防潮除濕是內部環境保障的關鍵環節。
(二)具有封閉性:人防工程由于對核生化武器防護的需要,其密閉性較強,自然通風性能差,,如果不采取機械通風,工程內部的各類污染物得不到稀釋,氧氣濃度下降,空氣環境十分惡劣,這將直接影響人防工程功能的發揮。由于人防工程自然采光困難,工程內部必須采用電氣照明,加上圍護結構壁面散濕、含氡放射性物質等因素,這將對長期生活在人防工程內部人員產生生理和心理的影響。